跳到主要內容區

黃永和

ImgDesc

職稱:教授 兼 系主任

聯絡電話:+886-2-27321104 #55733、#62145

電子郵件:yungho@tea.ntue.edu.tw

研究專長:教學方法與策略、教學原理與理論、合作學習、差異化教學、補救教學

學歷: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博士

授課領域:合作學習、教學原理、班級經營、教學設計與發展、補救教學與實習、思考啟發教學研究、教學創新專題研究、教師專業發展評鑑

研究室位置:篤行樓 Y733

 

  1. 莊淽媃、黃永和(2024年3月)。運用合作學習「角色安排」培養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教學設計與實踐。台灣教育研究期刊,5(2),1-32。
  2. 黃永和(2023年7月)。合作小組目標互賴與精緻互助行為關係研究。課程與教學季刊,26(3),91~124。(TSSCI)(本文為科技部補助專題研究的部分研究成果,計畫編號MOST 110-2410-H-152-013-SSS)
  3. 黃永和(2022年12月)。「合作學習實施動機量表」的發展與信效度考驗。測驗學刊,69(4),293-320。(TSSCI)
  4. 黃永和(2022年7月)。合作學習參與公平性影響因素的多層次分析。課程與教學季刊,25(3),83~106。(TSSCI)(本文為科技部補助專題研究的部分研究成果,計畫編號 MOST 108-2410-H-152-012)
  5. 黃永和、張新仁(2018年10月)。師資生教學表現評量的設計與實施經驗探究。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14(3),101-128。(TSSCI第一級)(本文為教育部補助專題研究「師資生教學實務能力檢測總計畫暨國民小學師資培育類科教學實務能力檢測計畫」的部分研究成果)(ISSN: 1816-6504)
  6. 王金國、盧柏宏與黃永和(2017年1月)。九年級的活化英語課。師友,第595期,83-87頁。
  7. 黃永和(2016年12月)。期望地位對小組學習的影響與因應策略。教育論叢,第4期,15-32頁。
  8. 黃永和(2016年3月)。成為21世紀的專業教師:合共同備課、觀課與議課。教育研究月刊,第263期,4-17頁。
  9. 黃永和(2015年6月)。國小教師社會互動學習能力的教學效能感研究。教師專業研究,第9期,1-29頁。
  10. 黃永和(2015年3月)。合作學習傾聽與發表技巧的指導。國民教育,第55卷1期,101-110頁。
  11. 黃永和(2014年10月)。輕鬆翻轉教學--引導學生共同學習的有效三步曲。翰林出版社愛教育專刊,第6輯,8-11頁。
  12. 黃永和(2013年12月)。低成就學生的特質與輔導。新北市教育季刊,第9期,19-23頁。
  13. 黃永和(2013年12月)。進修教師在問題引導學習取向課程中的學習經驗。師資培育與教師專業發展期刊,第6卷2期,91-116頁。
  14. 黃永和、李佳潔(2013年12月)。營造討論的學習環境:一個班級的教學實踐經驗。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報,第30卷2期,29-64頁。
  15. 黃永和(2013年10月)。合作學習「角色安排」的意義與功能。國民教育,第54卷1期,96-104頁。
  16. 黃永和(2013年6月)。合作學習的教學實務議題探析。國民教育,第53卷5期,78-88頁。
  17. 黃永和(2012年8月)。激發學習活力──遊戲在教學上的應用。教師天地,第179期,23-28頁。
  18. 黃永和(2012年6月)。國小學童作文自我效能量表之發展。高雄師大學報(教育與社會科學類),第32期,1-24頁。
  19. 黃永和、郭美麟(2012年6月)。國小師資生集中實習參與態度與教學專業成長之研究。師資培育與教師專業發展期刊,第5卷1期,23-48頁。
  20. 黃永和(2012年4月)。新時代的教師能力--營造教室學習社群的環境。師友,第538期,36-42頁。
  21. 黃永和(2012年2月)。指標本位教學卓越計畫的迷思。臺灣教育評論月刊,第1卷4期,36-40頁。
  22. 田耐青、黃永和(2011年6月)。越南華文教師教學現況與研習需求之探究。國民教育,第51卷5期,98-103頁。
  23. 黃永和(2010年8月)。支持學習社群的班級經營系統之探討。教育研究月刊,第196期,48-59頁。
  24. 黃永和(2008年4月)。「實務社群」在教學專業發展的應用。國民教育,第48卷4期,50-59頁。
  25. 黃嘉雄、洪福財、黃永和、蔡明學、陳淑珣、周慧玲(2008年4月)。國小教師教學基本能力指標。國民教育,第48卷4期,60-67頁。
  26. 黃永和(2005年7月)。教學文化的概念探討。課程與教學季刊,第8卷3期,27-40頁。(TSSCI)(國科會補助之研究計畫產生,NSC92-2413-H-152-008)
  27. 黃永和(2004年3月)。微縮教學的再思及其實施成效初探。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學報,第十七卷一期,135-166頁。(TSSCI觀察名單)
  28. 黃永和、莊淑琴(2004年1月)。「協同教學」的回顧與展望。教育研究月刊,第117期,64-77頁。
  29. 莊淑琴、黃永和(2003年12月)。心像策略教學的實施成效研究。教育與心理研究期刊,第26期第4冊,615-641頁。(TSSCI正式名單)
  30. 黃永和(2003年9月)。有效教學的班級經營。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實習教師輔導通訊,第八期,5-6頁。
  31. 黃永和(2002年10月)。後現代思潮與課程改革:一種後現代科學的觀照角度。教育研究月刊,第102期,54-66頁。
  32. 黃永和、莊淑琴(2002年9月)。結合多元智慧的網路輔助跨課程寫作教學方案及其成效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學報,第十五期,51-86頁。(TSSCI觀察名單)
  33. 黃永和(2002)。結合多元智慧的童詩寫作教學方案。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第12卷6期,頁169-182。
  34. 黃永和、莊淑琴(2000)。多元智慧學習中心的課堂環境之規劃與經營。載於台北縣新店市北新國民小學主編,北新國小教師研究專輯(1-24頁)。台北:台北縣新店市北新國小。
  35. 黃永和、莊淑琴(2000)。「心像策略教學模式」之建構。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第十一卷三期,165-181頁。
  36. 黃永和(1999)。網路輔助寫作環境之探討。國教學報,第十一期,283-306頁。
  37. 黃永和(1999)。課程統整的理論與方式之探討。新竹師院學報,第十二期,231-260頁。
  38. 黃永和(1999)。電腦網路在教學上的輔助功能與應用--以「台北市長安國小網路輔助寫作中心」為例。視聽教育,第41卷2期,17-24頁。
  39. 黃永和(1999)。杜威與郭耳堡的道德教育思想之比較研究。教師之友,第40卷4期,42-48頁。
  40. 黃永和(1999)。「情境學習:合法周邊參與」一書中的要意與啟示。國教之聲,第32卷3期,47-53頁。
  41. 黃永和(1998)。Fogarty的十種課程統整方式。教師之友,第39卷四期,10-21頁。
  42. 黃永和(1998)。遷移理論及其影響因素之探討。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第九卷二期,165-178頁。
  43. 黃永和(1988)。數學哲學及其對數學教育的影響與啟示。教育研究資訊雙月刊,第六卷1期,91-105頁。
  44. 黃永和(1998)。「課程實施」的三種觀點及其對課程改革之啟示。教師之友,第39卷1期,14-21頁。
  45. 黃永和(1998)。杜威與當前教育思潮。國教之聲,第31卷3期,50-55頁。
  46. 黃永和(1997)。教學表徵--教師的教學法寶。國教世紀,第178期,17-24頁。
  47. 黃永和(1997)。學科教學知識研究方法之評析。教師之友,第38卷1期,14-20頁。
  48. 黃永和(1997)。數學教育的基礎——談數學本質及其對數學教育的影響。國教園地,第59、60期,33-36頁。
  49. 黃永和(1997)。數學哲學的近代發展與分析。教師之友,第38卷3期,37-44頁。
  50. 黃永和(1996)。國小實習教師數學學科教學知識之個案研究。發表於中華民國第十二屆科學教育學術研討會,國立彰化師範大學主辦。
  51. 黃永和(1996)。認知科學的哲學批判。高市鐸聲,第7卷1期,37-39頁。
  1. Huang, Y. H. (2023/July). Exploring the Factors of Help-Seeking Behavior in Collaborative Learning: Positive Goal Interdependence and Individual Goal Orientation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2023 EdTec –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 Learning Technology, Bangkok, Thailand.(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補助,MOST 110-2410-H-152-013-SSS)
  2. 周伃宣、黃永和(2023年5月)。結構式小組學習對國小高年級學生CLIL雙語教學學習成效影響之研究。發表於國立臺北教育大學主辦,2023自發互動與共好:素養導向教師專業發展國際研討會暨第47屆課程與教學論壇。臺北: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3. 黃芳芸、黃永和(2022年5月)。提升國小學生合作學習參與公平性之行動研究。發表於國立臺北教育大學主辦,2022自發、互動與共好素養導向教學實踐研討會。臺北: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4. 黃子寧、黃永和(2022年5月)。師資生分組報告經驗對未來小組學習使用傾向與策略的關係研究。發表於國立臺北教育大學主辦,2022自發、互動與共好素養導向教學實踐研討會。臺北: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5. 陳浩庭、黃永和(2021年11月)。培養主動與負責學習者的班級經營行動研究。發表於臺北市立大學主辦,2021多元族群教育與師資培育國際學術研討會:臺灣、美國夏威夷與紐西蘭跨國經驗交流。臺北:臺北市立大學。
  6. 邱秉瑜、黃永和(2021年11月)。五E學習環應用於社會探究教學之行動研究。發表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主辦,預見教育2030:風險時代的教育價值、反思與行動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7. 許晁芸、黃永和(2021年10月)。培養學生「互教」「互學」能力:拼圖法應用於國語教學的行動研究。發表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與創新研究中心主辦,未來教育:教育公平、卓越與效能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8. 莊淽媃、黃永和(2021年10月)。合作學習「角色安排」培養學生閱讀理解能力之行動研究。發表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與創新研究中心主辦,未來教育:教育公平、卓越與效能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9. 黃永和(2019年9月)。問題引導學習應用於「補救教學與實習」課程之研究。發表於教育部教學實踐研究計畫專案辦公室主辦,107年教育部教學實踐研究計畫成果交流會(教育學門)。臺北:銘傳大學。(教育部教學實踐研究計畫補助,計畫編號PED107010)
  10. Huang, Y. H. (2017/Aug). Investigating students’ motivation toward small-group learning. Paper presented at the Global Active Learning Summit, Tokyo, Japan. (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補助,MOST 106-2410-H-152-007 -SSS)
  11. 張新仁、黃永和(2017年6月)。師資生教學實務演示能力檢測的設計與實施。發表於國立臺北教育大學主辦,105學年度精進師資素質暨精緻特色發展計畫成果發表會。臺北: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部師資培育及藝術教育司專題研究計畫補助)
  12. Chang, S. J., Tyan, N. C., Huang, Y. H., Wang, L. W., & Lin, M. H. (2016/Nov). Taiwan Cooperative Learning (TCL) Project experience and research finding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Japan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Cooperation in Education 2016 Conference, Mie University, Tsu-shi, Mie-ken, Japan.
  13. Huang, Y. H. (2016/June). Taiwanese Teachers’ Motivation for Participating in Instructional Innovation. Paper presented at the 2016 Canada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University of Toronto Mississauga, Canada.(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補助,MOST 104-2410-H-152-007-SSS)
  14. 黃永和(2015年12月)。差異化教學的理念與實務。載於新北市政府教育局主辦,新北市104年教學培力教師精進教學社群成果發表會(頁1-18)。新北市:新北市政府教育局。
  15. Huang, Y. H. (2015/June). Assessing Social Interaction Teaching Self-Efficacy of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in Taipei area. Paper presented at the 2015 International Hokkaido Forum-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Psychology, and, Education. Sapporo, Hokkaido, Japan. (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補助,MOST 103-2410-H-152-016-)
  16. Huang, Y. H., & Tseng, J. J. (2014/Aug). In-service teachers' perceptions of a teacher development program based on problem-based learning. Paper presented at the 2014 Clute Institute International Academic Conference, San Francisco, California. (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補助,NSC 102-2410-H-152-015-SSS)
  17. 田耐青、黃永和(2010年10月)。越南華語文教師教學現況與需求之探究。載於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師資培育暨就業輔導中心、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華語文中心、台北市立教育大學華語文碩士學位學程、中原大學應用華語文學系主辦,2010華語文教學與實務研討會論文集(頁61-81)。台北:台北市立教育大學。
  18. Huang, Y. H. (2008/January). Connecting Teaching and Learning: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for Cooperative Learning in Teacher Education. Paper presented at the 6th Annual Hawaii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Honolulu, Hawaii.
  19. 黃永和(2006年11月)。圖形組織作為教學工具的探討與實踐:一個教學實務社群的發展經驗。刊載於國立高雄師範大學主編,教育專業發展:教育研究理論與實務之整合學術研討會會議手冊暨論文集(頁61-83)。高雄市: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20. 黃永和(2002年9月)。有效的協同教學及其實踐原則之探討。刊載於新竹縣教育研究發展暨網路中心主編,協同教學理論與實務學術研討會手冊(頁5-16)。新竹縣:新竹縣教育研究發展暨網路中心。
  21. Huang, Y. H. (2008). Connecting Teaching and Learning: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for Cooperative Learning in Teacher Education. Paper presented at the 6th Annual Hawaii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Honolulu, Hawaii.
  22. Huang, Y. H. (2009). Situated Learning and Instructional Research. Taipei, Taiwan: National Institute for Compilation and Translation.
  23. Huang, Y. H. (2012). Developing the composition-writing self-efficacy scale. Kaohsiung Normal University Journal, 32(1), 1-24.
  24. Huang, Y. H., & Kuo, M. L. (2012). Preservice teachers' learning attitude and professional growth in intensive student teaching.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5(1), 23-48.
  25. 張新仁、黃永和、汪履維、王金國與林美惠(2013)。分組合作學習教學手冊。臺北: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Chang, S., Huang, Y., Wang, L., Wang, C., & Lin, M. (2013). Instructor's manual for cooperative learning. Taipei: Ministry of Education.]
  26. 黃永和(2013a)。合作學習的教學實務議題探析。國民教育,535期,78-88頁。 [Huang, Y. (2013a). Issues in implementing cooperative learning. Elementary Education, 53(5). 78-88.]
  27. 黃永和(2013b)。合作學習「角色安排」的意義與功能。國民教育,541期,96-104頁。 [Huang, Y. (2013b). The meaning and function of assigning roles in cooperative learning. Elementary Education, 54(1). 96-104.]
  28. 黃永和(2015a)。合作學習傾聽與發表技巧的指導。國民教育,551期,101-110頁。 [Huang, Y. (2015a). Developing listening and speaking skills for cooperative learning. Elementary Education, 55(1). 101-110.]
  29. 黃永和(2015b)。國小學生社會互動學習能力的效能信念。載於張新仁主編,中小學教學改革(頁79-104)。臺北:五南。 [Huang, Y. (2015b). Self-efficacy beliefs of elementary students in social interaction learning. In S. Chang (Ed.), Instructional innovation in 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pp. 79-104). Taipei: Wu-Nan.]
  30. 黃永和、李佳潔(2013)。營造討論的學習環境:一個班級的教學實踐經驗。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報,第30卷2期,29-64頁。 [Huang, Y., & Lee, C. (2013). Creating a discussion-based learning environment: A case study of implementation in an elementary classroom. Educational Journal of NHCUE, 30(2), 29-64.]
  1. 黃永和主編(2023年4月)。素養導向教學:現象與探究學習取向。台北:五南。(ISBN: 978-626-343-793-7)(通過二名外審委員審查)
  2. 黃永和(2019年8月)。小組學習:環境、動機與公平性之研究。臺北:五南。(ISBN: 978-957-763536-5)(有外審機制,全書24.4萬餘字)(本書為科技部104至106學年度經費補助之研究成果,計畫編號:MOST 104-2410-H-152-007–SSS, MOST 105-2410-H-152-023-, MOST 106-2410-H-152-007-SSS)
  3. 黃永和(2009年10月)。情境學習與教學研究。臺北:國立編譯館。(本論文通過國立編譯館二位匿名外審委員審查,並獲獎助出版,收錄於國家政府出版品)(ISBN: 978-986-019974-1)
  4. 黃永和(2001年11月)。後現代課程理論之研究:一種有機典範的課程觀。臺北:師大書苑。(ISBN: 957-496-2474)
  5. 黃永和(2001年7月)。科學典範的後現代轉向及其課程意涵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本論文榮獲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九十一年度學術論文獎)
  6. 黃永和(1996年6月)。國小實習教師數學學科教學知識之個案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本論文榮獲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八十六年度傑出學位論文獎)

 

圖書及圖書章節
  1. 邱秉瑜、黃永和(2023年4月)。探究社會現象:五E學習環的應用。載於黃永和主編,素養導向教學:現象與探究學習取向(頁109-143)。台北:五南。(ISBN: 978-626-343-793-7)(通過二名外審委員審查)
  2. 黃永和(2020年9月)。合作學習。載於林佩璇主編,教學原理:理論、實踐與專業(頁105-119)。台北:師大書苑。(ISBN: 978-986-99463-0-8)(本書經匿名外審修正後方予出版)
  3. Huang, Y. H. (2017/Aug). Investigating students’ motivation toward small-group learning. In M. Habboushi (Ed.), Global active learning summit: 21st Century Academic Forum Conference Proceedings (Vol. 15, No. 1, pp. 21-32). Bozeman, MT: 21CAF Publishing. (ISSN 2330-1236) (https://www.21caf.org/gals-17-cp.html) (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補助,MOST 106-2410-H-152-007 -SSS)
  4. 黃永和(2016年12月)。補救教學:學生學習問題診斷與教學設計。載於龔雅雯總編輯,新北市補救教學行動研究成果專輯(2)(頁4-18)。新北市:新北市政府。(ISBN: 978-986-05-1486-5)
  5. 黃永和(2016年10月)。提升國語讀寫基本能力的教學設計與實踐:一位師培教授的臨床教學經驗。載於黃永和主編,臨床教學的實踐與研究(第三輯)(頁143-164)。臺北:國立臺北教育大學。(ISBN: 978-986-05-0113-1)
  6. 張新仁、黃永和、田耐青、王金國、汪履維、林美惠(2016年7月)。Success For All 基金會參訪心得。載於張新仁、王金國、黃永和、田耐青、汪履維、林美惠主編,分組合作學習精進與實踐(頁33-48)。臺北: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ISBN: 978-986-04-9037-4)
  7. 黃永和(2016年4月)。扎穩馬步功:有效引導課前預習與強化合作技巧的指導。載於張新仁、王金國、黃永和、汪履維、田耐青、林美惠主編,分組合作學習進階教學手冊(頁25-39)。臺北: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ISBN: 978-986-04-8446-5)
  8. 黃永和(2015年12月)。差異化教學的理念與實務。載於新北市政府教育局主編,新北市104年教學培力教師精進教學社群成果發表會(頁1-18)。新北市:新北市政府教育局。
  9. 黃永和(2015年8月)。國小學生社會互動學習能力的效能信念。載於張新仁主編,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2014專書:中小學教學改革(頁79-104)。臺北:五南。(ISBN: 978-957-11-8316-9)(本文經該書編輯委員會匿名雙審通過)
  10. 黃永和(2015年1月)。實施分組合作學習後學生動機態度與合作技巧的改變。載於張新仁、汪履維、黃永和、田耐青、王金國、林美惠主編,分組合作學習百寶箱(頁9-16)。臺北: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ISBN: 978-986-04-4268-7)
  11. 黃永和(2014年12月)。補救教學行動研究的要領。載於林騰蛟總編輯,新北市補救教學行動研究成果專輯(頁4-13)。新北市:新北市政府。(ISBN: 978-968-04-3300-5; GPN: 1010302701)
  12. 黃永和(2014年9月)。討論本位數學教學的設計與實踐:一位師培教授的臨床教學經驗。載於黃永和主編,臨床教學的實踐與研究(第二輯)(頁1-24)。臺北:國立臺北教育大學。(ISBN: 978-986-04-2228-3)
  13. 黃永和(2013年11月)。討論本位國語課文教學的設計與實踐:一位師培教授的臨床教學經驗。載於黃永和總編輯,臨床教學的實踐與研究(頁12-36)。臺北:國立臺北教育大學。(ISBN: 978-986-03-8452-9)
  14. 黃永和(2013年10月)。分組合作學習:技巧篇。載於張新仁、黃永和、汪履維、王金國、林美惠主編,分組合作學習教學手冊(頁16-21)。臺北: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ISBN: 978-986-03-8206-8)
  15. 黃永和(2012年12月)。有效教學理念與策略。載於張素貞與李俊湖主編,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精進教學的理念與實踐(頁63-110)。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有審查機制)(ISBN: 978-957-752-892-6)
  16. 黃永和、李昱旻(2012年12月)。PBL應用於「當代教學趨勢與議題」課程的案例。載於黃永和總編輯,創造主動學習的大學課堂:PBL教學案例(頁1-18)。臺北:國立臺北教育大學。(ISBN: 978-986-03-5440-9)
  17. 黃永和、蔡佩真(2012年10月)。「教室即學習社群」的臨床教學經驗。載於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師資培育中心主編,邁向實務的師資培育革新(頁51-71)。屏東: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有審查機制)(ISBN: 978-986-03-4026-6)
  18. 黃永和(2012年7月)。傳道授業解惑的實作體驗。載於國立臺灣大學教學發展中心主編,椰林論壇---教與學經驗分享(頁74-78)。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教學發展中心。(ISBN: 978-986-03-3521-7)
  19. 黃永和譯(2012年1月)。問題引導學習—探究取向(導論,頁導1~導6;第一章PBL作為一種探究學習歷程,頁1-1~1-14;第八章評量、應用與省思)。臺北:華騰。(ISBN: 978-986-6654-98-5)
  20. 黃永和(2008年12月)。應用「問題引導學習」發展教學專業知能的行動方案。載於教育部主編,97年師資培育典範方案彙編(頁63-87)。臺北:教育部。(本論文榮獲教育部97年師資培育典範獎,並獲推薦於「97年師資培育之大學主管聯席會議」中分享報告本方案)
  21. 徐超聖、黃永和(2004年9月)。第六章課程。載於秦夢群主編,教育概論(頁185-230)。臺北:高等教育。
  22. 黃永和、莊淑琴(2004年1月)。圖形組體--視覺化教學工具的探討與應用。載於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實習輔導處主編,深耕與創新:九年一貫課程之有效教學策略(頁363-392)。臺北:國立臺北師範學院。(ISBN: 957-01-6585-5)
  23. 黃永和譯(2003年1月)。課程發展:實務導引(第三章哲學在課程計畫中的角色,頁79-134;第六章科技時代中的教學,頁219-277)。臺北:雙葉書廊。
  24. 簡紅珠、黃永和(1995)。教師的學科教學知識:概念解析與啟思。載於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教師權力與責任(253-278頁)。臺北:師苑。
  1. 黃永和(2023年10月)。合作學習目標互賴與精緻性互助行為的關係研究。科技部補助專題研究計畫,MOST 110-2410-H-152-013-SSS。(計畫主持人)
  2. 黃永和(2021年12月)。小組學習正向互賴與學生參與平等性的關係探究。科技部補助專題研究計畫,MOST 108-2410-H-152-012-。(計畫主持人)
  3. 黃永和(2019年9月)。問題引導學習應用於「補救教學與實習」課程之研究。教育部補助教學實踐研究計畫,計畫編號PED107010。(計畫主持人)(核定文號:中華民國107年7月24日臺教高(五)字第1070108736Y號)(本計畫獲選為「教育部107年教學實踐研究計畫亮點計畫」,教育部109.1.9臺教高五字,第1090002665號函)
  4. 張新仁、黃永和、田耐青、王金國、汪履維、林美惠(2019年8月)。活化教學~分組合作學習的理念與實踐方案計畫第七年成果報告。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委託之專題研究成果報告。(計畫協同主持人)
  5. 黃永和(2019年1月)。不同期望地位學生對小組學習的環境知覺、動機與參與平等性之探究。科技部補助專題研究計畫,MOST 106-2410-H-152-007 -SSS。(計畫主持人)
  6. 張新仁、黃永和、田耐青、王金國、汪履維、林美惠(2018年8月)。活化教學~分組合作學習的理念與實踐方案計畫第六年成果報告。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委託之專題研究成果報告。(計畫協同主持人)
  7. 黃永和(2018年1月)。國中學生社會互動學習動機量表的發展與調查研究。科技部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期末報告,MOST 105-2410-H-152-023。(計畫主持人)
  8. 張新仁、黃永和、田耐青、王金國、汪履維、林美惠(2017年8月)。活化教學~分組合作學習的理念與實踐方案計畫第五年成果報告。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委託之專題研究成果報告。(計畫協同主持人)
  9. 黃永和(2017年1月)。國中教室社會互動學習環境量表的發展與調查研究。科技部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期末報告,MOST 104-2410-H-152-007 -SSS。(計畫主持人)
  10. 張新仁、黃永和、田耐青、王金國、汪履維、林美惠(2016年8月)。活化教學~分組合作學習的理念與實踐方案計畫第四年成果報告。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委託之專題研究成果報告。(計畫協同主持人)
  11. 黃永和(2016年8月)。標準本位師培檢核機制的精進實踐。教育部補助國立臺北教育大學104學年度精緻特色發展計畫期末成果報告。(子計畫2主持人)
  12. 張新仁、黃永和(2016年7月)。師資生教學實務能力檢測總計畫暨國民小學師資培育類科教學實務能力檢測計畫第二期成果報告。教育部師資培育及藝術教育司之專題研究成果報告。(計畫協同主持人)
  13. 黃永和(2015年10月)。國中小四至九年級學生社會互動學習自我效能量表發展與調查研究。科技部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期末報告,MOST 103-2410-H-152-016。(計畫主持人)
  14. 張新仁、黃永和、田耐青、王金國、汪履維、林美惠(2015年8月)。活化教學~分組合作學習的理念與實踐方案計畫第三年成果報告。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委託之專題研究成果報告。(計畫協同主持人)
  15. 黃永和(2015年8月)。標準本位師資培育檢核機制。教育部補助國立臺北教育大學103學年度精緻特色發展計畫期末成果報告。(子計畫1主持人)
  16. 黃永和(2015年8月)。回應十二年國教的臨床教學。教育部補助國立臺北教育大學103學年度精進師資素質計畫期末成果報告。(子計畫8主持人)
  17. 張新仁、黃永和(2014年12月)。師資生教學實務能力檢測總計畫暨國民小學師資培育類科教學實務能力檢測計畫第一期成果報告。教育部師資培育及藝術教育司之專題研究成果報告。(計畫協同主持人)
  18. 黃永和(2014年11月)。國小教師社會互動學習能力教學自我效能量表的發展與調查研究。科技部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期末報告,NSC 102-2410-H-152-015-SSS。(計畫主持人)
  19. 張新仁、黃永和、田耐青、王金國、汪履維、林美惠(2014年8月)。活化教學~分組合作學習的理念與實踐方案計畫第二年成果報告。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委託之專題研究成果報告。(計畫協同主持人)
  20. 黃永和(2014年9月)。臨床教學活絡教學專業發展。教育部補助國立臺北教育大學102學年度精進師資素質計畫期末成果報告。(子計畫8主持人)
  21. 張新仁、吳麗君、黃永和(2013年8月)。提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實務課程之教學品質方案--建構師資培育課程「臨床教學」、「協同教學」與「實習場域」實務三核心。教育部102年度提升教育大學實務課程之教學品質方案成果報告。(計畫研究員)
  22. 張新仁、黃永和、王金國、汪履維、林美惠(2013年8月)。活化教學~分組合作學習的理念與實踐方案計畫第一年成果報告。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委託之專題研究成果報告。(計畫協同主持人)
  23. 張新仁、吳麗君、黃永和(2012年11月)。提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實務課程之教學品質方案。教育部100年度國立大學健全發展計畫:提升教育大學實務課程之教學品質方案成果報告。(計畫研究員)
  24. 黃嘉雄、黃永和(2011)。新興及重大議題課程發展方向之研究—整合型計畫。(教育部國家教育研究專題研究成果報告,NAER-97-05-A-2-06-00-2-25)(總計畫協同主持人)
  25. 黃永和(2011)。強化師資培育之三聯關係。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執行教育部100年度卓越師資培育特色議題計畫期末成果報告。(子計畫主持人)
  26. 黃永和(2011)。圖形組織仲介寫作的教學實踐與發展。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授臨床教學成果報告。(計畫主持人)
  27. 黃永和(2009)。圖形組織支持的寫作教學成效與互動歷程之研究。(國科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NSC96-2413-H-152-004)
  28. 黃嘉雄、陳清溪、黃永和、洪福財(2008)。國小教師教學基本能力指標建構之研究。(國家教育研究院籌備處合作研究案成果報告,NAER- 96-07-I-1-01-00-2-01)
  29. 黃永和(2006)。教學創新與培養帶的走的能力--圖形組體作為教學與學習工具的探討與實踐。(教育部九年一貫課程與教學深耕計畫:大學與國民中小學攜手合作,第二年成果報告,臺國字二第0940124897號函)。
  30. 黃永和(2006)。教室本位學習社群應用於國小教學之協同行動研究。(國科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NSC94-2413-H-152-011)。
  31. 黃永和(2005)。教學創新與培養帶的走的能力--圖形組體作為教學與學習工具的探討與實踐。(教育部九年一貫課程與教學深耕計畫:大學與國民中小學攜手合作,第一年成果報告,臺國字第0930091677Y號函)。
  32. 黃永和(2004)。教育變革歷程中的國小教學文化之研究。(國科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NSC92-2413-H-152-008)。
  33. 黃永和(2000)。網路輔助跨課程寫作教學方案及其成效之研究──以多元智慧童詩寫作為例。「臺北縣八十八學年度鼓勵教師研究」論文成果報告,未出版。(89.3.24,八九北府教輔字第106894號函)
1-1.校內專業服務
年度 項    目 擔任職務
107/8~109/7 校內行政 教學發展中心主任
108年3月22日至24日 2019國際合作學習學術研討會──合作學習在東亞與全世界 承辦委員會委員
109 校內委員會 教師申訴評議委員會委員
 
1-2.校外專業服務
年度 項    目 擔任職務
102學年起 新北市國小社會領域輔導團 指導教授
108~迄今 台北市教學輔導教師及研究教師諮詢輔導委員 輔導委員
 
年度 獎勵單位 榮 譽 事 蹟
107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107年教學優良獎
109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教育部特殊優秀人才獎勵
 

 

瀏覽數: